关于澳门皇冠赌场:200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9-06-23 10:55

关于澳门皇冠赌场:200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4年2月1日在澳门皇冠赌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王松(一)财政收入万元,完成预算的105.3%,比上年增长13.7%。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后,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完成484899万元,完成预算的106.0%,比上年增长17.4%(二)财政支出万元,完成预算的102.6%,比上年增长15.2% 

一、200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3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四市”建设宏伟目标,按照“全面创新、全面突破、全面跨越”的工作要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开源节流,强化征管,改革创新,依法理财,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预算任务。同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为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推动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全市财政体制收入完成184800

 

2003年全市财政支出416544

各位代表:为确保完成2003年预算任务,各级财税部门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奋发图强,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一年来,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呈现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税务部门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和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税收质量不断提高,税收稳定增长机制初步建立起来。特别是在“非典”疫情及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减少财政收入近亿元的情况下,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不动摇,紧紧依托“两级网络、三个层次”的税源监控体系,强化源泉控管及代扣代缴制度,保证了实现税款应收尽收。同时,发挥税务稽查优势,建立联合办理涉税违法案件机制,严厉打击了偷逃骗抗税行为。财政部门围绕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开展了对土地出让金等各项收费、基金的专项检查,保证了非税收入及时上缴国库和财政专户。 

第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各级财政部门正确处理好公共财政建设与支持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经济发展。一是运用中央国债专项资金和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加大对我市支柱企业扩能改造的投资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财政增收。同时,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着力完备城市功能,推动了城市形象整体升位。二是根据民间投资增长逐步加快等新情况,适时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的方向和结构,充分运用财税政策、补助、贴息等间接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推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落实国家对餐饮、旅店、旅游、出租汽车等行业减免营业税、城建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减轻“非典”疫情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重点支持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小康示范村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重点支持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养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及改良土壤工程的资金投入,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各项财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深化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市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已扩大到17个部门并涵盖到所属240个二级预算单位,各县(市)、区也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使部门预算编制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对国企下岗职工生活补助费、国债转贷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政府采购资金、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及解决困难企业军转干部“三拖欠”和生活困难补助等项目实现了国库直接支付到用户,堵住了截留、冒领的漏洞;全地区工资财政统发工作全面展开,市直党政机关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县(市)以下中小学教师及公检法干警实现了工资财政统一发放。三是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基建工程、医用物资、集中供热煤等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四是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将11个部门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对预算外资金全部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了政府调控和监督职能。 

第四、积极筹措资金,保证了重点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在工资发放方面,坚持“三优先”原则,加大了对县(市)、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了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在社会保障方面,筹集专项转移补助资金,保证了国企下岗职工生活补助费及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加大了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投入,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认真贯彻执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筹集资金用于劳动力市场建设、再就业各项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进一步支持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支出管理方面,结合部门预算改革和公共财政的要求,重新核定定员定额标准,除法律和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的支出外,其他一般性支出零增长,节约资金加大了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维护稳定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规范管理,整体推进,依法理财不断深入。加强了税收法制建设,全面开展了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办税公开、简化办税程序等方面推陈出新,推进了依法治税进程。财政部门建立了专项支出效绩评价制度,对重点项目支出进行跟踪问效,把资金拨付与使用效益结合起来。全市“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管”和农村财务“村帐乡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投资评审坚持“依托专业技术,服务财政管理”的原则,加大对财政投资重点基建项目的决算审查力度,全年共评审113个项目,审减金额1.34亿元,节约国家投资24.1%。认真贯彻执行《吉林省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对执收执罚部门罚没收入和罚没物资的监管。采取自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清理整治“小金库”工作。围绕“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做好预算外资金“票款分离”管理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行了账户登记备案制。 

2003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但我们清醒地看到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量高度集中在化工、冶金、汽车三大支柱产业,反映出财政收入结构不优,税源基础还不稳固。二是在高度集中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全市财力增加十分有限,资金调度非常困难,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是财政负担沉重,财政困难还难以得到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只能在加快经济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壮大财政实力的基础上,逐步消化和解决。二、2004年预算草案,力争突破700亿元,这将为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增长提供税源基础。因此,根据市委对全市工作的总体部署,今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市”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支持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树立发展和创新意识,加快推进财政制度改革;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强化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大力推进依法理财。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13%

按照上述原则,编制了2004年财政预算草案。(一)财政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加上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后,全市全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43087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二)财政支出万元,加上预计中央和省的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收入后,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04年当年财政预算支出安排322306万元,比上年增长4.1%三、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2004年预算任务年预算任务,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提供财力保障。 

 

2004年,全市财政体制预算收入为180076

 

2004年,全市财政体制预算收入为18007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增强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历史使命感;同时紧扣发展主题,从创新机制入手,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确保完成2004

(一)创新调控机制,加强财源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政策、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鼓励外商投资和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向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培育和壮大支柱财源,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继续增加农业投入。通过调整资金投向,重点扶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对农民增收带动效应大的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要继续抓好农村小康示范村试点工作,着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 

(二)强化征管措施,狠抓均衡缴库,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面对新一轮税制改革,财税部门要把收入目标责任制、健全税源监控体系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均衡缴库工作,增强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税收征管的基础上,注重发挥税务稽查与公安部门联合办案的运行机制,突破征管中的难点和重点,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财政部门要不断完善收费稽查、票据发放和专户管理相结合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强化制约手段,保证各项非税收入稳定增长。 

(三)树立发展和创新意识,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推动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继续深化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市级部门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加快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的进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从部分支出项目财政直接支付积极向以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的运行模式过渡。要从完善机制入手,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保证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长;做好政府采购管理与执行机构分设工作,加快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建设。积极推进“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要大力支持和配合国有资产管理、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试点及粮食补贴方式等重大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步伐。 

(四)调整结构,突出重点,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要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健全保障工资发放的监管机制,加强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动态管理,优先保证工资发放。要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进一步衔接好“三条保障线”,保障下岗职工、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城市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面落实支持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为建立同老工业基地振兴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要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扶贫救灾、困难群众救助及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等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支持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要逐步完善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制度,做到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一般性支出零增长,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五)创新监督机制,规范财经秩序,强化财税监管。按照《预算法》《税收征管法》《会计法》的总体要求,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的财税监督新机制。在税收秩序上,重点突出对票证源头管理、纳税申报质量及重点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加大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力度,推进依法治税和诚信建设。在会计秩序上,要深入贯彻《会计法》,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突出单位法人代表的会计责任追究制,努力提高全社会财务会计的诚信水平。在收费秩序上,要结合清费治乱工作,继续推进预算外资金“票款分离”改革,规范收费行为,促进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在财政监督上,要从传统的行政型监督向法制型监督为主的现代化多环节的监督机制转变,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在队伍建设上,要突出抓好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